資訊共享

成功吸客外賣App開戰——三強鼎立

近年本地第三方送餐服務盛行,這類以智能手機「叫外賣」的應用程式,連做專車服務的Uber也要「踩過界」,新推UberEATS「叫外賣」服務,正式向兩大同類服務foodpanda及Deliveroo宣戰!

UberEATS香港總經理林灝哲坦言,品牌本身的用戶數量對開拓「叫外賣」服務有一定幫助。「Uber在香港已有七位數字用戶,他們登入UberEATS後能沿用帳號內的付款資訊及已儲存的地址。」UberEATS香港銷售總監蘇淇寬表示,其搜尋功能是一大賣點,「我們的搜尋關鍵字能縮窄至菜式名稱或食材,例如只要搜尋『三文魚』一詞,便能找出範圍內有三文魚菜式的餐廳。」

此外,Uber的車輛追蹤功能亦被應用到UberEATS,能讓餐廳及用家實時追蹤送貨員的位置。不過,由於香港交通繁忙,有別於外地以房車送外賣,香港服務暫時只用電單車及步行方式送餐。現時服務並不設最低消費及送貨費用,合作餐廳亦超過二百五十家。記者試用時發現食肆選擇算多元化,惟現階段服務只適用於灣仔、金鐘、中環、蘇豪、半山、上環、西營盤及堅尼地城,服務覆蓋度稍遜。

攻港將近一年的Deliveroo,同樣已將服務範圍擴展至港九新界,其香港總經理羅家聰對本地叫外賣服務發展抱樂觀態度。「隨着港人對外送服務認知增長,我們的用戶量每個月都有三、四成增長。」至於同業競爭,羅家聰坦言他們有兩大優勢:「我們現時已與超過一千家餐廳合作,每月約有五十家新食肆加入,而六至七成餐廳更是跟我們獨家合作。」

他又提到會以高水準服務留住客人,確保食物會於三十至三十五分鐘內送達,品牌更在香港做了一些「在地化」工作。「除了用步行送貨員,有見香港地勢多山,常要繞路,地圖上顯示的就近餐廳可能需要較長的交通時間,所以如餐廳實際上路程太遠,便不會顯示於用戶界面上。」

現時本地規模和UberEATS相若的叫外賣App有foodpanda及Deliverloo,令人懷疑這彈丸之地能否容納這麼多同類服務?foodpanda香港區總經理Alex Roth指,港人對資訊科技的接受度較高,因此市場大小對他們來說不算挑戰,「加上香港人飲食習慣特別、工時較長,反而更依賴送餐服務。」

Alex Roth表示,更多競爭者其實對整個行業有幫助,「我們開始時遇到的其中一個挑戰是大眾對食物外送服務的認知少,更多的競爭者其實有助於提高大眾對服務的認識。」foodpanda另一優勝是品牌已攻港兩年,服務範圍已從港島擴展到大部分九龍地區,並於不久前進駐以沙田為服務中心的新界區。

香港叫外賣App愈來愈多,外賣公司對市場皆持樂觀態度,青年IT網絡會長唐鈞豪認為外賣公司其實只是一個平台,食物本身才是重點。「值得留意的是現時外賣公司都主要和一些較高檔餐廳合作,食物菜式亦以精緻為主,當收費相若時,用戶又不能享用高檔餐廳本身優秀服務及氣氛,反而成了考慮是否幫襯因素。」

叫外賣App的發展源於智能手機的盛行,不少人對這類新興行業存有擔憂,例如若發現食物質素有問題,應向哪方投訴?流動應用程式開發商Innopage創辦人Keith Li指:「其實叫外賣App和傳統送外賣相差不大,即使是餐廳自身的外賣服務,都不一定會自設車隊或送貨員,如真的發現食物質素有問題,只要向源頭追究便成,消費者不用太擔心。」

 

來源:星島日報 2016-10-17